近日,(农历二月十五),六盘水市钟山区南开乡三口塘跳花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苗族盛大跳花节,来自全国的游客欣赏一场别有风采的民族文化传统仪式。
在南开三口塘 11424 平方米的花场上,随着宣布开幕,悠长的牛角声响起,随后,在牛角声和芦笙奏乐下,苗族同胞传统的接花树、栽花树、转花树、拜花树等仪式依次进行。祭拜队伍或呈螺丝状、或围成大圆,围绕着花树转行,场面蔚为壮观。
六盘水南开三口塘跳花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南开苗族彝族乡。南开苗族彝族乡位于水城县北部,东接青林乡,南邻保华乡,西伴木果乡,北靠金盆乡。南开旧称“喃、北”,彝语意为“放马之地”。全乡辖25个村165个村民组,9336户38419人,少数民族4179户17136人,占总人口的44.6%。
三口塘跳花节是小花苗支系的一种以聚会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农历二月初十至十四,先由寨老们和仪仗队到山上树林中选花树,苗语为“声搓拨”,然后召开花场筹备会,寨老们安排相关事宜,仪仗队成员则进行集中培训,分工负责,以便为参与跳花节的客人提供各种服务。来自周边地区的小花苗族同胞,相隔数十里乃至上百里之外的,须提前二三天动身,于二月十四就近靠亲投宿。
农历二月十五日这一天,上午7点,被花树老人委派的寨老、寨中青年的芦笙的乐曲进行中,用酒和鸡祭祀,把寨老们选好的花树砍来交付与花树老人,待赶花场的人群到得差不多时,在礼炮声中,花树老人组织好仪仗队,接过花树。送花树,苗语为“桑搓”,由两名男青年手舞大刀开山辟路,两名苗女唱着花场叙事歌,数百名芦笙能手,单腿往前,左右侧身,三次跪下,如此往返三拜九叩,向花树(花树老人、寨老们)行叩拜之礼。各苗寨的芦笙手,均可到花树前主动向寨老报名,上台献艺展示才华。跳花节上表演的芦笙舞曲告一段落,人们开始了会亲访友、谈情说爱、拜见老人,叙家长等各种社交活动,苗语为“拱拨”。
夜幕降临,花场周围篝火满山,花场成了青年男女们的世界。姑娘小伙们用“喊歌”相互联络,成对成双。活动中,最具特色的要数传统的“扯花背”。“花背”即“小花苗”支系服饰中的刺绣披肩。天一黑,姑娘们便将带来的花背穿上,等待相识的小伙子们来扯。一个小伙子可向不同的姑娘扯若干花背,一个姑娘也可将自己所有的花背任不同的小伙子扯去—直到身上所有的花背被扯完为止。得到花背的小伙子必须把花背分别送还姑娘,若姑娘有意,便会不再收回花背。天亮前,还要举行神秘庄严的收花树仪式,受过祭拜的花树将被长者们护卫移出花场,送到一个易于隐藏、不被人畜践踏的洁净地方存放起来,送走花树,整个跳花活动才会结束。
南开苗族跳花节是云贵高原乌蒙山一带小花苗最隆重、最具规模的节日,集小花苗支系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家庭婚姻、饮食服饰、歌舞娱乐、社交竞技、艺术展现于一体。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南开乡附近的苗族同胞便从四面八方跋山涉水相聚在三口塘,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来源:驰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