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短评
直播广告位

笔触细腻见工力 ——小说《百川东到海》琐谈

笔触细腻见工力 ——小说《百川东到海》琐谈 作者:彭一三 郑欣长篇小说《百川东到海》42万字,也算是…

笔触细腻见工力 ——小说《百川东到海》琐谈

笔触细腻见工力 ——小说《百川东到海》琐谈

笔触细腻见工力 ——小说《百川东到海》琐谈

笔触细腻见工力 ——小说《百川东到海》琐谈

笔触细腻见工力 ——小说《百川东到海》琐谈

作者:彭一三

郑欣长篇小说《百川东到海》42万字,也算是鸿篇巨制,阅读之后给人以震撼。小说背景时间自民国八年起,至1949年,跨度30年,人物活动的时空范围在中国共产党酝酿诞生直至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间,视角以待字闺中的书香闺秀孟敏之和表姐顾惠茗分别与北洋政府总理唐炳铨儿子唐淳祐、唐淳袏订下姻缘开始,从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人物多舛命运折射时代的变迁,以小见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画卷就如“百川东到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笔者对小说感悟的深刻印象是作者的语言工力极具特色,这里不揣浅陋琐谈一下自己的读后感觉。

一、结构设计

小说开篇点名故事发生时间:民国八年初冬,那就是1919年年末。“三希堂青莲诗文铭白羊脂玉方壶”在孟敏之表姐顾惠茗手中把玩时失手落地摔碎了方壶的“云纹纽子”,经高手修复后其艺术品位还超过原样。这是一个喻示,小到封建大家庭大厦将倾,人物命运走向会各自不同,大到社会秩序从破坏将走向重新建立。小而言之,“补壶”补而得新;大而言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追求救国真理矢志不渝,正所谓不破不立。“破”“立”之间有因果,“破”和“立”都是必然,一切顺乎历史车轮推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语出《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既是自然现象,也是自然规律,时光不能倒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论是小说中写到的孟家、还是唐家,还是与他们生存发展相关的人和事的时代背景,从小到大,人世沧桑,地覆天翻,都是历史的必然。

小说情节发展过半,作者通过罗丹和敏之的对话点题。罗丹沉思了一会说:“是的。敏之,你是我见过的很有见地的女子,包括唐太太也是我所钦佩的聪敏女子。你们的才干和机敏,多少男人都不及,但恕我直言,这仍不能挽唐家的颓势,其根本原因就是覆巢之下无完卵。身在大潮流中却企图独善其身,生在乱世却期待开辟桃源净土,又怎么可能?这些年来,中国有识之士坚持的各种主义与牺牲,为的早已经不是让哪一股势力占上风,最源头最根本的是为国家和民族的走向和道路。历史给我们以警示,而只有未来才能证明一切。就好像无论是哪一条河流,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必得泥沙俱下,向东流入大海,才能从入海口的汇入和消失中,获得真正的永恒的安全。因为只有大海才是永恒存在的。”(第二十一节292页)这是一个职业革命者和闺蜜之间的促膝谈心,宣讲的是深入浅出的革命道理,也让读者在阅读进度中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构想。到第三十三节(469页)是倒数第二节,小说接近尾声,这回是淳祐和敏之夫妻间的对话。敏之道:“百川归海,势不可挡;大道至简,悟在天成。这话说得好。淳祐,我们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只要你做你内心想做的事情,我都会懂得的。我们还是和当年做古玩店一样,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一个非革命者女性,受家庭和社会革命者成员的影响,对夫君面对前途抉择的取舍,持明白晓事的劝慰态度,可见普通民众对中国革命胜利已经看在眼里,充满信心。写作架构首尾呼应,已经水到渠成。

二、语言工力

    1.作者描写的社会层面广泛。小说描写涉及的社会阶层、行业和人物广泛。从社会阶层来看,上至国家首脑、政府要员、下至底层职员、普通民众。从社会行业来看,工农兵学商、贫民百姓,无所不包,无所不及,人物众多,人物活动的空间自由,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有详有略,刻画得体。

2.作者在小说中的描写展示出的知识面全面。从开篇对“三希堂青莲诗文铭白羊脂玉方壶”古玩的描写起笔,作者对古玩收藏品鉴、书画艺术评价、烹饪美食品味、饮食起居讲究、工业生产加工、农业栽培收获、战争场面描述、商业营销策划、学潮波澜涌动、工人罢工游行、监狱审问看管、茶楼酒肆应酬、歌舞升平场面、交通运输方式、园林建筑样式、乡场市井风貌、着装配饰仪容、民风民俗礼仪等等的描写,几乎涉及衣食住行、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为读者展示了民国年间全面而细致的社会生活画卷。

3.语言表达借助古典小说。

比如33页,说淳祐、淳袏“兄弟俩西装革履、满面春风,端的一对玉树临风美少年”。这“端的”字眼明显就是古典小说的字眼。又如47页,“这边厢,二姨娘惊惧过度,突然晕厥了过去”的“这边厢”,也是明显的古典小说的字眼。这仅是从个别字眼看,实际上小说的前半部内容的很多细腻描写,都有《红楼梦》的影子,并且直接引用《红楼梦》的诗句、语句的地方也还不少,这种学习借鉴,也是体现文化传承。

4.巧用典。比如135页,说部队要开拔,淳祐不知如何面对新婚的妻子,敏之坦然一笑,随口念出了杜甫的《新婚别》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想必这等小儿女牵牵绊绊的心态,一代诗圣也是能体会的吧。”强颜说笑间,敏之站起来,持了一支芦苇递给淳祐,道:“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敏之眼睛里泛起了一层雾气,像阳光下的芦苇叶一样闪着光晕。有文化的大家闺秀就是不一样,借用诗圣诗句表达新婚难舍之情时,还随口引出新诗句,表达挚爱的大度,真是推陈出新。

又如378页,惠茗本想找汪伪政权高官江之涣帮忙出气,加害表姐敏之,可是江之涣城府太深,故弄玄虚,不愿帮忙,又不直接拒绝,于是以孔夫子“四勿之言”既委婉又堂而皇之拒绝。“圣人要我们克己复礼,意思就是应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个‘四勿’,说尽了天下的道理,解脱了世上的烦恼。我将近古稀,什么事情没有看过?什么事情没有做过?越发觉得圣人古训实在是一句话尽天下事,必须供奉起来。”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把个其侄儿江启维和惠茗堵得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杜甫《春望》在作品中多次出现,反复引用,教导儿童,正切合时代背景。

5.描写

描写是作品写作的最大特色,也是作者写作工力的最佳释放,更是作品文学价值的最大显现。无论是对天气、景物、器皿、服饰、人物肖像、心理活动等等,作品中的描写无处不在,笔触细腻,字字珠玑,处处彰显文学底蕴工力。

(1)直面细节描写

    比如写罗丹的美貌,“罗丹一坐下来就拿过一把檀木绢扇摇起来,把她耳上两个金丝坠着的单粒珍珠拂得摇曳生姿,珠辉流转,再加上她那双璀璨的眼睛,实在光彩照人,迷人得很。”(见 34页)其动作、神态、妆容饰物、迷人慧眼,寥寥几笔,极度传神。

   又如写珠宝店伙计向妓女翠仙推卖最新款式项圈,说着打开盒子,原来那丝绸的底衬上,是一挂双层珍珠,个个白中透粉晶莹剔透,中间是一颗粉红色的大钻,也说不好几克拉,但见那个头足足有大半个拇指指甲盖那么大,粉钻四周足有三圈碎钻环绕,精光灿然,炫人眼目。伙计用戴着白手套的手轻轻拿起项圈,双手举着,给翠仙比戴。翠仙点点头,伙计就把项圈纽子给她扣上了。镜子里,翠仙那张原本

清秀的脸,被这挂珍珠粉钻项圈衬得粉雕玉琢,徒然增出十足的艳色和贵气。伙计打开梳妆镜上前方的灯,那钻石碎钻和珍珠更是璀璨不已。偏巧翠仙今天穿的是浅粉色旗袍,和这颗粉钻更是珠联璧合,一时光彩四射。淳衷道:“果然好,就这个。”(见 65页)伙计灵巧,看人推货;看货者得人吹捧,有人买单,何乐不为?读着这样的文字,美感油然而生。

(2)侧写反衬

比如以惠茗的心理活动侧写反衬敏之敢于担当、不畏强暴的人性之美。她反观最厌恶的表妹孟敏之,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不卑不亢,哪怕淳祐生死不明,父母年迈多病,手头拮据还要养活两个年幼的孩子,真想问问她那种自信和傲气是哪里来的。听王中南回来说,即使是当面威吓孟敏之,她也一样淡然自若,并不把警察放在眼里,甚至不把日本人的高压统治放在眼里。”(377页

淳袏在济南参与组织工运被捕,淳祐有求当局要员邹道文,邹答应帮忙,他评价共产党如是说,你们不知道,这个赤党洗脑之功夫,真乃天下一绝!那真是犹如施蛊下咒一般,叫人连杀头都不害怕了”(见285页)作者通过反面人物之口,反衬共产党人宣传革命主张、鼓动民众有章法、得人心,意志坚强,不怕流血牺牲。

(3)心理描写   

在道貌岸然假仁假义来吊唁的方可为与朱其宝面前,唐太太表现出的心理活动是,她“一直低眉垂目,恪守着未亡人的一切礼数,虽然一句话没有说,但是泪涌如泉。一位高贵端雅的贵妇人,那哀哀欲绝的样子,任谁看了也会心里揪起来。现在方家的人走了,她反而收了泪,目光像凝滞了一样,就那么枯坐着,任何人与她讲话她都置若罔闻。她长时间地哀坐在灵前,似乎在看着里里外外络绎不绝的来宾,又似乎什么都看不见听不见。”(52页内在的心理痛苦和外在的强忍悲痛交织,悲情尽显。

同样是吊丧,惠茗的心理表现又不一样,惠茗是第一次来坪林山庄。她从小寄养在姨母家,虽说姨母家也是望族书香人家,但那气魄派头与这里不可相比。在灵前服侍未来的两位婆母,对于惠茗来讲根本不算是劳烦,反而给她一种内心安定的感觉。以前在孟宅,无论孟氏夫妇怎样对她视如己出格外关照,总离不脱“寄人篱下”这四个字,可是现在完全不同,她这是在马上就要过门的夫家,自己未来的归宿。而且,淳袏这几天时不时有意无意地过来与姨母问候,一边把温情脉脉的眼神投递过来,让她心如鹿撞又无比甜蜜。唐炳铨在世的时候,惠茗也曾暗暗担心,害怕自己说到底是位孤女,如何才能让这位叱咤风雨的公公接受自己、高看自己。现在公公离去了,婆婆显出了柔弱无力的一面,淳袏不再是那个鲜衣怒马的总理公子,也变成了失去依靠需要人关心和心疼的人。所以,在惠茗的内心,她与淳袏的距离反而更近了。莫名中,惠茗是唯一在葬礼上感觉到温暖与安定的人。刚才,她陪着姨母张罗女客茶水的时候,淳袏恰好走过来,两人虽然没有过话,但是四目交投,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53页这段文字把一个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孤女心态写得极其传神。

唐家家境突变,惠茗夫婿淳袏出走,惠茗的心理产生异样变化。她想起第一次和敏之过来,一处父处雕梁画栋与园林花木让她赞叹不已,想到嫁到这样的府邸,定然不会有什么烦心事。可是如今看来,父亲暴病,母亲消沉,大哥不理事,二哥婚事遥无可企,自己的夫婿也成了这个样子,家里仆从佣女一个个辞工离去。唉,真如那《红楼梦》里描述,大家族里有说不出的烦难杂乱罢了。”(104页此处心理描写以《红楼梦》作比,隐含大厦将倾,人世还有更多变故,对于小说故事情节往下发展,算是伏笔。

(4)比喻描写

写妓女翠仙渴望从良委身前清遗少奎栗,那种哀求的可怜相,一览无余。翠仙愣了一会儿,突然然又扑过来,低下身子伏在奎栗膝边,下巴磕在他的膝盖上,眼巴巴望着他, 眼睛亮得像寒夜里的北斗星:“哥,求求你,我们 一起走吧。你不喜欢乡下, 那我们去东北,去南方,去你愿意去的地方!我们成个家,我再给你养个胖娃娃,光明正大活着!”(101页眼睛亮得像寒夜里的北斗星,这个比喻描述了翠仙的心境几多哀怜,几多凄婉。

如是的比喻描写太多,开篇第一句,说白羊脂玉方壶,油润温文,酥酪一般细腻”,比喻描写信笔拈来。

(5)个性描写

翠仙泪如泉涌,道:“哥,咱们都不是阿猫阿狗!凭什么他们生而为人,我们就得是畜生?”(见101页)这是底层人妓女灵魂深处的呼声、呐喊,是特别个性的语言。

罗丹在淳袏家养伤避难,对惠茗表明不想惹过多麻烦马上就要搬走,惠茗见罗丹一个未婚女子把话说得如此透亮,自己也不能再小性埋怨她了,于是说道:“你不要多心,我是为你好。一个女子,不管怎样心盛,最后都要嫁人过日子。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好吗”罗丹淡淡一笑,对惠茗说:“妹妹,嫁人才是女子的归宿’这句话是世人对女子说的最大的谎言。你若明白了,就会懂得淳袏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120页罗丹的话是职业革命者的个性语言,随处都在宣讲革命的道理,这里是宣传妇女解放的道理,也是作品中的精彩名句。

三、特别角色评点

    要说特别角色,起码惠茗、翠仙都是,但是我不想对她们评说。我想点评山口医生。山口医生是日本人,到聊城开诊所,桃叶小夫婿安泰在诊所帮工,后来学会了一些医术。街上的人对新到的日本人诚惶诚恐,总认为日本人不是好人。可是安泰通过和山口医生接触,并不这样认为。日本人真的占领了聊城,叫山口指认他熟识的人站一边,可以保命,山口指认了现场的大多数人,包括安泰、更包括他不认识的但是和安泰在一起的淳祐,也就是说,他救了安泰和淳祐。按老百姓的话说,他是有良心的日本人,也就是安泰一向认定的,他和其他日本人不一样。安泰向山口辞工,山口给他讲了一个日本和尚的故事。和尚写了一本书,叫《徒然草》,书里说,“世上的事,最令人回味的,是始和终这两端。”(见297页)然后送他一柄黄铜镇尺,上面刻着一棵松,松树下面一个和尚坐在蒲团上念经,奇怪的是,和尚的脸上完全没有五官,是空白的。一张空白的人脸,看上去有些淡漠,更有一丝令人不安的古怪。安泰心里无来由地像被人揪了一下,产生了一种钝炖的痛感。(见297页)安泰参不透画意,作者在这里埋下了一个玄机,留给读者猜想,同时也是展示了一种模糊写作的技巧。佛家讲究“空”,“始”和“终”变化无常。抗战胜利对战争恶,自有惩处,然而山口并没有作恶,并且还曾以己之力在生死关头救助过中华同胞包括像淳祐和安泰这样的抗日志士。他曾经以其穿着举止的风采成为小城文明风尚的先驱,他却把自身国家的罪恶算在自己头上,平静地切腹谢罪。作者以安泰父亲段大挑之口表达自己的评价,“日本人再坏也有好人,山口医生一家人在这里这么多年,待老街坊都不错”(见445页)山口医生在小说中不算一个重头人物,但是算一个特殊角色,在他身上,闪现了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其自我救赎形象就像影片《拉贝日记》的拉贝,他的人生结局(纵火切腹)在作者平淡的记述中还显得有些悲壮。我们在其它文艺样式常见的情节设计,山口有可能是这样一个人,一开始道貌岸然,最后却露出阴险残忍的面目。但是作者跳出了这个窠臼,写战争场面,写血腥屠杀,也写了山口这样的和平人士,其无辜无奈的结局既让人唏嘘,也引发了读者思考“始”“终”两端的问题,加深了读者对抗日意义的全面认识,是对小说抗日情节的补充叙写。

四、对作者评价

从作品看,作者的知识面广,写作有深度,能够出此力作,可见其作了很艰辛的写作准备。作品是历史题材,非作者亲身经历,占有的是二手资料,需要按照写作构思框架多方阅读、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作者的站位高,以俯瞰的视野观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截取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片段架构作品,既高屋建瓴,又涓涓细流,驾驭文字就像放飞的风筝,放得高,收得拢,收放自如,其间文学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感觉这部作品是作者研究中国文学的重要成果,像一部硕大的散文论著,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文学性更加闪亮,简言之,健康、昂扬。

五、其它闲话

1. 章节编排问题。小说个别地方写作顺序出现逻辑问题。按照故事情节,敏之怀孕在先,罗丹怀孕在后,但是却先交代罗丹产子,(见303页)后叙述敏之产女(见322页),应是瑕疵。

2.卫生描写问题。我曾经有专文评论赵剑品小说女性人物的卫生描写。我感觉作者关于性爱的描写也太过于卫生。作者写唐家大公子淳衷和翠仙的房事,淳衷一边喘气一边道:“平时端着美人似的,就知道你这个浪蹄子!”翠仙木着脸,死鱼一般。香炉袅袅,檀木香的一缕香烟,像小蛇一样盘旋上去,不甘心地四散开来。(见62页)此处虽然写得简约,却有《金瓶梅》的味道。《金瓶梅》对性爱描写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比喻和展开联想。作者这里回避了性爱的细节,以简约的笔触通过“香炉”“香烟”的形态,以“小蛇”作比,含蓄委婉,文字清新,比喻传神。此外,写淳袏和罗丹夜晚入海裸泳的场面稍微细腻,也很有美感。但是从总体看,作者在其它方方面面的描写都很细腻,唯独涉及性爱敏感话题的描写就简约含蓄卫生,其描写风格就显得不一致,也就是说作者在这方面的表达不是没有工力,而是有所顾忌,没有放开,非不能也,是不愿为也。性爱描写,把握好尺度,更能为作品添光增色。

3.小说目录仅以汉字数字表示目录章节,没有章节的具体名称,不能提示作品内容,我认为这样的目录意义不大。与此编排相似的是对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译本,漓江出版社(198712月第一版)徐鹤林 魏  民译本在目录里载明作品分第一至第六章;黑漓江出版社(19877月第一版)在作品中的章节标注采用汉字数字,没有在目录体现。两个译本对目录的取舍出自不同的理解角度。笔者认为采用“第X章”的表述和汉字数字的表述虽然意思一样,但是体现在目录,以“第X章”的表述给读者的感觉似乎要显得清新一些。要不然就是像黑漓江出版社的编排一样,取消目录。从作者的章节文字量分布来看,最少的页码是6页,最多的是25页,其余多数页码都在1315页之间,各个章节文字大体均匀,作品的内容尺度把控得当,也有利于读者阅读,审美不疲劳。

 4.这是一部成熟的作品,可以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更期待作者续写第二部,延续作品中的人物包括后代的命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乃至新时代有新的活动表现。

 

2022.6.25

笔触细腻见工力 ——小说《百川东到海》琐谈

作者简介:彭一三,1955年生,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任过银行职员、中学语文教员、教育、文化行政部门公务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遵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遵义市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顾问,遵义师范学院、遵义电大、贵州新华电脑学院客座教授,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散文、评论作品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著有散文、评论集《生活的圈子》(四川人民出版社),主编纪实文集《红花盛开的地方》(贵州人民出版社),参与主编纪实文集《我的高考 我的大学》(西南交大出版社)。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88507740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83068703@qq.com

https://m.weibo.cn/u/7380102009?from=10B5095010&wm=9856_0004&sourceType=weixin&uid=738010200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